20年專注水環境生態治理解決方案服務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特聘專家企業 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企業
1中小河流現存問題
1.1河道治標不治本
水利工程、環境工程對防洪安全或點源污染治理具有明顯成效,但對水環境和生態功能修復大多為治標不治本工程,由于施工或設計不當有的甚至還起負面作用,如為保證行洪安全固化、硬化或渠系化河道護坡,為便于施工簡化“平底化”河道底部,這給恢復河流的生態功能與結構帶來負面影響。滿足生態學要求的河道需要有足夠強大的景觀功能、生物多樣性保育功能、生態凈化功能的濱水植物帶,滿足底棲生物生存的健康底泥以及寬窄、深淺不一的河底結構,可透水的彎彎曲曲的原生態河床,在河道治理中這些技術雖有所體現,但遠遠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保證航運通行、農田灌溉、行洪安全等基本功能,大多限制水景觀、水環境、水生態在濱水區和河道內的建設,水安全與水生態間的矛盾并未從根本上很好的解決。其中,有河道侵占嚴重、部門利益矛盾的原因,也有施工或設計專業技術局限問題,而有關法規缺乏強力約束為最重要的原因。
1.2水環境污染嚴重
因監管不到位、環衛基礎設施缺乏以及環保意識淡薄,我國許多農村地區將垃圾直接傾倒在河邊、路邊、街邊、地邊的現象極為常見。換而言之,生活垃圾已成為我國許多鄉村和城郊河道最嚴重的污染源。此外,部分河流污染源以生豬養殖為主。因缺乏有效監管致使在河邊建設養豬場的問題屢禁不止,許多養殖戶將未經任何處理的豬糞尿直接排入河流,使得來水較少的中小河流黑臭無比,尤其是枯水期水質惡化問題更加突出。
1.3濱河濕地非法侵占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各種建設用地面積急劇增大,坑塘、護坡、河道等大量具有污水凈化和滯洪功能的濕地及其濱水區被侵占,這極大地削弱了流域水體原有的污染物承載力及污染自凈功能。另外,人工庫塘替代河道濕地、沼澤化湖泊和河道濕地的情況也比較突出,并給河流自凈功能和行洪安全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非法侵占濱水區、濕地、河道的行為不利于區域防洪安全,這種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
1.4長效考核與市場競爭機制缺乏
現階段,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投資仍以政府為主,仍然存在以不當方式(如圍標、靠關系)獲取項目的現象,由此使得那些性價比高、技術性好的公司并未承接河道治理項目,而那些與發標單位存在輸送關系或利益鏈,或者與某些領導關系好的企業進行河道治理。河道整治工程完工后,有的當年即可發揮生態效應,有的實施2-3年后方可實現預期目標,而有的因為后續管理不善或工程質量問題,在整治工程結束后沒幾年又被污染了,甚至恢復至之前的狀態。大多數河道整治實行的一次性考核驗收,而對后續效果的考核缺乏有效的約束,這就為形成治標不治本、投工減料、僅做表面文章、工程預算不合理等問題創造了條件。另外,由于利益的驅使而過度治理河道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種“過度”包括增加不必要的工程和強化治理手段兩方面。因缺乏考核指標與目標的剛性約束,“重建輕管”的問題普遍存在于河道治理工程,加之養護和監管的疏忽,致使經過生態治理的河道沒幾年又重新回到原來的狀態,而后下屆領導或政府重新開始再次整治,這在耗費大量時間和資金的同時,還降低了群眾心中相關政府部門的威信和形象,并且取得的成效也并不理想。
1.5河道管理體制條塊化分割
河流水生態修復涉及水環境、水安全、水景觀、水生態和水資源等多個領域,而河道生態治理實際需求與條塊化分割的管理體制極不匹配,這在造成農業污染、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管理缺位和薄弱的同時,還會引起責任追究機制和河道系統性管理的缺乏。若不改變這種條塊分割的“誰都不全管、誰都管一點”格局,即使投入再多的經費也將難以獲得理想的河道治理成效。
2水生態修復對策
2.1推進水體污染物減排
長期的超負荷水污染為導致生態退化的根本,故今后河流水生態修復的根本路徑為減少污染物入河量。針對污染物的減排控制,我國有關部門實行了卓有成效的措施,現階段呈現邊際效益遞減的趨勢。在保證全面達標排放的情況下對各類污水處理廠的廢水,要執行更為嚴格的強制性排放標準以便減少達標排放的污染總量。針對尚未納入污水管網排放的第二、三產業中的廢水,應加強污水處理廠和市政污水管網建設,最大限度的在污水處理廠處理企業自行排放的廢水,待達標后方可排放。所以,要加強排污監管,堅決取締既不能保證做到達標排放又無法納入污水管網集中處理的企業,從根本上杜絕類似新污染源的產生。科技手段和經濟手段的入河利用屬于消減第一產業中污染物的重點,在種植業中最大化利用農村居民和禽畜糞尿,盡量減少農藥與化肥的施用,從而解決農藥、化肥在種植業中過量施用引起的污染和養殖業大規模增長帶來的糞尿污染雙重問題,并對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發揮著積極作用。針對城郊接合部或老舊城區居民生活污水尚未集中處理的問題,應考慮新城區建設和舊城改造等工程,加快建成規模適宜的污水處理設施和市政污水管網,保證能夠盡快集中處理這部分污水,以實現資源化利用或達標排放目的。針對連片的農村居民生活污水要結合居民村或新農村建設,強調集中處理設施與生活污水管網建設,達標處理后排放或循環利用。
2.2高度重視水污染治理
在確保垃圾清運率達到100%的條件下,應加強建成區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監管與建設,切實降低垃圾運輸、收集過程中的撒漏和垃圾滲濾液對河流生態環境的污染;針對城郊區的生活垃圾要促進轉運、收集系統建設,而對交通方便的散居住戶以及農村連片村莊的生活垃圾,應考慮實際要求設置相應的垃圾收集箱;對于分散居住、交通不便的地區,在情況允許時鼓勵其搬遷,若情況不允許的鼓勵其搬遷至居民村,條件不允許的則配建足夠大容量的垃圾收集槽,河流中嚴禁傾倒垃圾。此外,關閉農村分散生豬養殖場以從根本上解決污染源的問題。
2.3嚴厲查處分法侵占濱河濕地行為
通過劃定足夠寬的生態紅線、加強執法力度、不斷完善相關法規等,嚴禁濱水區占用、填湖、填河等非法行為。侵占行為在降低水環境容量、流域納污能力、水體自凈功能的同時,還會減少動植物活動空間,因距離河道最近未經任何緩沖的污染源被直接入河,河流生態系統受高濃度廢水的不利影響極大。為快速恢復河流原狀要清理原非法占用的河道,并對無法恢復的征收生態補償費用于所在河道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
2.4制定長效考核方法、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為優選出生態環境效益和投資成本最優的實施單位、生態治理方案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由此保證河道治理整體效應的發揮。實行河道治理考核驗收和“終生考核制”,通過對相關法規的制訂保證水環境修復和生態治理效果。
2.5改變中小河流條塊化分割管理
針對水環境修復和生態治理的有關技術規范、法規要加快制定實施,將生態技術手段與生態理念相結合用于河道治理,完善生態目標考核方式切實改變中小河道管理的條塊分割體制,以一個部門統一管理河道綜合治理工程。
2.6分類施策提升資金使用率
針對不同受損和受污染程度的河流,結合具體情況實行相應的管理、修復和治理策略,以最大程度的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與工作效率。若河流生態系統仍然健康,應以預防為重點,防止更多新的污染物排入河流;若河流系統受損較低、受污染較短、水質超標不顯著,要以“減量”為防治重點,通過各種措施控制污染物的入河量,改善并修復水體環境,并充分發揮河流系統的自修復功能實現系統結構的自然恢復;若河流水環境完全惡化、生態功能明顯退化、水污染長期超負荷,應以“養護-維修-減量”為重點治理措施,即綜合考慮換水補水、布放水草、投加微生物、曝氣增氧、底泥清淤、人工濕地等措施,加快污染物減量化速度以及強化凈化治污能力,創造適宜水生物種生存發展的環境條件。在河道水流速度較低的情況下,要先修復護岸上的濕生植物、水邊的挺水植物等高等植物群落,而后修復浮游生物與底棲動物,最后修復鳙魚、鯽魚、鰱魚等各種淡水魚類;在河道水流速度較高的條件下,要以護岸植物、岸邊挺水植物的修復和種植為重點。在工程建設和護岸設計過程中,這類河道要考慮生態功能、護岸穩定、行洪安全等要求,避免出現片面化。另外,要維修養護治污設施與生物群落,其中該階段的工作重點為如何提升重建生物種群的增殖率、成活率以及確保建成治污設施持續高效地發揮作用,這也是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往往忽略的環節。
2.7水資源消耗控制
水資源消耗控制是降低廢水排放的有效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河流生態系統壓力和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在許多重要行業水資源消耗控制已取得顯著成效,對此要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和覆蓋范圍,從以下角度減少水資源消耗:①對化工、紡織、造紙等耗水型產業大幅度削減其規模,其產量越高、產能越大、價格越低則消費者用量就越大,由此帶來雙重的水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在產能控制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更加節水的生產模式和工藝。②加強蓄水設施建設增加雨水資源儲蓄量,并用于綠化與農業用水,從而減少高品質自來水用量、降水沖刷土壤侵蝕,提高農業用水效率。③嚴格控制高耗水行業,如洗車、餐飲、公共浴室等,其大多設立于距離河流較近的地區,分布廣泛且數量較多,故對河流水環境影響顯著;要以用水總量控制、制定推行節水型行業用水標準、超標用水水費更高等措施作為控制重點,由此降低廢水排放,促使企業循環或節約用水。④對居中供水的居民村或新農村或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嚴格供水定額指標大力推進階梯水價,以更高的水價控制超標準用水,從而形成良好的循環用水、節約用水習慣。
為了實現農村居民村或新建城區不再遠距離接入原有市政污水管網,建議利用規范化范圍的大型綠地或生態工程等建設以濕地公園等為主的生態化后續處理系統和規模適宜的地下污水集中處理系統。這樣能夠減少已建城區受管網系統和原有污水處理改造的干擾,并有利于尾水資源化利用,如中小河流補水、綠化和公廁用水等,真正發揮生態補水、用水減耗和污水減排的多重功效。
3結語
從根本上解決中小河流生態問題的大方向仍然為:加強生態技術手段應用、切實貫徹生態治理理念、恢復已侵占河道或濕地、嚴禁新占水生生態系統、大幅度減少水資源消耗、顯著降低水污染物排放、解決好河流生態受生豬養殖與生活垃圾污染問題、分類施策提升資金使用率與工作效率、切實改變河道管理的條塊分割體制、充分發揮河道治理中市場競爭機制、依法制定水環境修復與生態治理工程長效考核防治等。
內容來源:《黑龍江水利科技》
相關內容
——